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但其实不必多问,单看每人的精神气,多少就能猜出几分了。

  连柳七和朱说,面上也不见半点轻松,倒是一副充满疲惫和凝重的模样。

  见众人如此,陆辞也不愿再折腾他们了,索性叫了外送的热食,就让几人早早歇下。

  看着他们的背影,陆辞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

  难道觉得那命题容易的,不是所有人,而真只有他自己吗?

  ……还是先别说话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第一本策论参考书出在南宋。

  南宋人魏天应所编的《论学绳尺》一书,收录了宋人论三百五十六篇,还有《论诀》一卷,讲解如何破题。原题、讲题、使证以及结尾等等,是专供应举人学习参考用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p430

  2.看到上一章有人疑惑,毛笔写字为什么会有声音。

  答案是有的。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就描绘出了考场上举子应考时的动静,出自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3.在两宋时,作为计时仪器的漏壶,经历了多次改良。

  太平兴国四年(979),张思训在他所研制的浑仪中采用水银为动力,即他所用的漏壶以水银代替水,以克服“冬月水涩,夏月水利”的状况。

  到仁宗天圣八年(1030),著名机械制造家燕肃发明了精美的“莲花漏”,使漏壶的时间计量的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此后沈括又有改进,为‘浮漏’。

  (《两宋文化史》)

  第六十二章

  见连一向温柔详雅,面上总是带笑的陆辞都肃着脸,原是充满期待地等着郎君们回来的健仆们,心里也为之咯噔一下。

  郎君们在简单用过晚膳后,就沉默地各自回房,徒留健仆们在外不知所措地守着,面面相觑。

  ——怕是都没考好啊。

  他们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这一猜测,不免感到有些可惜。

  这几位有多笃学业文,用心向知,在过去这几个月里,他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况且这般与人和善,厚待下仆的雇主,他们还是头一回见。

  哪怕签订的只是一年的短契约,承过不少恩惠的他们,当然也盼着主家好。

  陆辞倒不知连仆从们都忍不住替他们惋惜上了。

  他虽配合其他人露出凝重神色,但真实心情还是轻快的。

  因时辰还早,他沐浴过后,却不着急净面漱口,而是让厨子做了份酥皮蛋羹送来,作为宵夜。

  在子时到来之前,他就一边尝着软软甜甜、煮得恰到好处的美味蛋羹,一边悠闲地翻着已然倒背如流的《春秋》,还给自己抽查了三十来条墨义题。

  只是在他刚要歇下的时候,房门就不出意外地被人叩响了。

  陆辞:“请进。”

  门一开,一脸扭捏地进来的人,果然是钟元。

  钟元将门轻轻关上,转过身来,也不坐,只清清嗓子,眼神飘忽道:“摅羽啊,我们也认识好些年了……”

  陆辞听这万分艰难的开场白,就将他想说的话猜出了七八分,挑眉接道:“你是没考好,做好落榜的打算了,然后想让我向令尊替你说几句情?”

  钟元咳嗽一声,飞快地点了点头。

  在这两日的省试中,当他坐在椅上,对着考题一筹莫展,最后只掐着时间草草写了点不知所云的话交差时,就彻底明白了自己和其他人还隔着的巨大差距了。

  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钟元在脑子一片空白地坐在那时,听着旁边人奋笔疾书的细微响动,就生出深深的悔意来。

  要是当初陆辞督促他念书,邀他一起读习时,他不想方设法逃了就好了。

  那样的话,起码不会似现在这样茫然无措吧?

  明日虽然还有一场,但钟元对自己定会落榜之事,已是心知肚明。

  陆辞实事求是道:“你年纪还轻,头回应举就能通过发解试,已很不易。令尊令堂虽望子成龙 ,但也极通情理,你不必太过忧心。”

  见钟元面色渐转轻松,陆辞也不愿让他毫无紧迫感地一昧把心放宽,便皱了皱眉,强调道:“你也别摆出一副自暴自弃的模样,结果未出,谁知如何?哪怕上榜无望,也决不可轻易放弃这难得的锻炼机会,仍当全力以赴。”

  “毕竟能得些宝贵的省试经验,对你日后查漏补缺,可是帮助极大的,也不知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机会呢。”

  钟元已全然忘了陆辞比他年纪还小的事实,虚心地连连点头。

  在得到陆辞的承诺和安抚后,一直心里搁着事的他终于一身轻松,恢复了没心没肺的模样,告辞回房歇息了。

  陆辞笑着摇摇头,送他出门后,刚要熄烛,门又人小心翼翼地叩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