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9节(1 / 2)





  推辞也无用,她的母亲,从来是独断专行的。

  程彦道:“八皇子为太子之事不可更改,可不能因为八皇子是太子,便让薛妃跟着母凭子贵做了皇后。”

  薛妃给她添了那么多的堵,与她不死不休,她才不想看薛妃风风光光做皇后。

  哪怕李斯年选八皇子为太子的目的是让薛妃成为众矢之的,但她也不想这般便宜了薛妃。

  程彦道:“薛妃心思深,她若为了皇后,日后怕是又要生出许多事端来。”

  李淑长眉微动,道:“此事我曾考虑过。”

  “朝臣们容不得薛妃,见你舅舅要立八皇子太子,多半会上书去母留子,但........”

  说到这,李淑声音微顿,停了一下,低叹道:“你舅舅极为喜欢她,自然是不可能让她去死的。”

  程彦笑了一下,道:“母亲想到哪去了?我才不是要薛妃的性命。”

  她还想让薛妃替她多吸引两年的火力呢。

  李淑面有疑惑。

  程彦便道:“我记得舅舅宫里有一个袁淑妃,是跟随舅舅的老人了,她虽出身汝南袁家,但却是袁家的旁支之后,贤良淑德又本分,又没有子嗣,最是适合压制薛妃。”

  这个袁淑妃是袁行的长姐。

  世家大族的旁支,过得还不如一般的商贾人家,袁行与袁淑妃相依为命讨生活,谢家女害死了李泓太多的侍妾与子嗣,为堵住悠悠之口,选了袁淑妃送给李泓做侍妾。

  袁行与袁淑妃就此分开。

  当年崔莘海在钧山兵变逼宫之时,袁行帮了她大忙,她问袁行有何心愿,袁行说只希望自己的姐姐过得好一点。

  她便对袁淑妃留了心。

  她无法干涉舅舅宠幸谁,但一个皇后的名头,她还是能给袁淑妃的。

  给不了袁淑妃宠爱,那便给她一个尊贵的生分,让她在后宫过得畅意些,如此,方不枉袁行替她出生入死。

  这般想着,程彦道:“母亲意下如何?”

  李淑蹙眉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程彦口中的袁淑妃是谁。

  袁淑妃的确是贤良淑德又本分,本分到让宫里记不起她这个人。

  正是因为袁淑妃的本分,她当年尽屠谢家人的时候,才留下了袁淑妃这个被谢家女送给李泓的人。

  李淑道:“你既然选中了她,那便是她罢。”

  她女儿的眼光,从来不会错。

  程彦便笑了起来,道:“多谢母亲。”

  “对了,我还有一事要与母亲说。”

  薛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众多,薛妃哪怕不是皇后,以她的儿子做了太子的事情,也能让武阳薛家更上一层楼。

  世家权大的事情,是她最不愿意见到的。

  程彦道:“薛怀信在御史大夫上坐了太久了,是该换换位置告老还乡了。”

  三公的位置腾出来,她才好往上面添她的人。

  李淑应下。

  夜里风大,李淑催促着程彦尽快回殿中休息,程彦也不多留,说完话,便回了殿。

  李淑见她纤细身影入了殿,这才上鸾轿去往紫宸殿。

  此时的薛妃并不知道程彦与李淑的打算,她只知道李泓执意立八皇子为太子,朝臣们不从,李泓便与朝臣们吵了好大一场架。

  李泓性格懦弱,朝政之事多听从朝臣们的看法,登基多年,这是他第一次对朝臣们发脾气。

  薛妃又喜又急。

  喜的是李泓立八皇子的心思坚定,急的是怕朝臣们再生波澜。

  薛妃想了想,让人拿了自己的帖子请祖母与母亲来宫中说话。

  此时叛乱刚过,薛家人也担心薛妃与八皇子在宫中的安危,得了帖子,便急匆匆来看薛妃。

  薛妃便将李泓执意册立八皇子的事情说与祖母与母亲听,又让祖母在外面拉拢朝臣命妇,为自己的儿子造势。

  薛老夫人虽然以前每次进宫,每次都会劝解薛妃不要参加夺嫡之事,可那都是薛怀信的意思,可今日听孙女话里的意思,天子执意立八皇子为太子,她的孙女还能推辞不成?

  更何况,薛家出了个太子,她面上也有光,日后儿郎们的晋升,也更为顺畅些。

  这简直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也不知道薛怀信在犹豫个什么。

  薛老夫人满口应下。

  薛妃送走了薛老夫人,心中长舒一口气。

  她的儿子成了太子,她便会母凭子贵荣升皇后,后宫之中,便是她一人的天下。

  外朝上,她的祖父是位列三公之一,她的叔父掌廷尉,前朝后宫相辅相成,她哪里还需要怕程彦?

  程彦虽然有一个掌兵权的母亲做靠山,但长公主终究是女流之辈,程彦与程家人的关系颇为一般,长公主终究会老去,到那时,程彦便是一个孤女,还不是任由她揉捏?

  想到这,薛妃越发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