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丁田的古代生活第187节(1 / 2)





  媒人们也不想砸了自己的招牌。

  “柳家是什么意思?投靠了张家?”马家二姑娘却注意到了关键的地方:“柳家二姑娘嫁不出去了吗?”

  对于抢自己的亲事,其实马家二姑娘根本不担心,她相信那个男人会跟她成亲。

  “这个,得看看!”马德想了想:“如今我们家没什么可依仗的,也就妹夫那边有丁爵爷在,他们不敢乱来。”

  而金不换呢,则是找到丁田,跟他求了个事儿:“请王爷麾下的不管哪个清客,跟马家大爷偶遇一下,相谈甚欢就行,最主要的是,要让人看到。”

  “行!”丁田点头答应了:“你这里准备一下,明儿下聘了。”

  “嗯……。”金不换应声:“明天下聘……。”

  金家跟马家都是普通人家,没有高门大户那么多讲究,下聘当天,就商定了婚期,而丁田也在当天晚上,跟王佐说了此事。

  王佐道:“我会解决的。”

  “嗯!”丁田放心了。

  两天之后,宁王殿下身边的得力谋士,二甲进士孟宪臣,在一次文会上,与马家大爷马德相谈甚欢,俩人甚至约定了在杨柳酒楼再把臂言欢。

  果然在后两天,他们俩在酒楼里喝了一顿酒,谈天说地,吟诗作对,总之,都是文人的那一套。

  而且孟宪臣学问可比张山长都要好,他是正儿八经考中了二甲第三十七名的进士及第,只是没想过当官,觉得官场太累了,便在王爷麾下当个谋士,大树底下好乘凉。

  其他人都羡慕马德走了好运气,唯有张家,他们得到了孟宪臣托人传过来的口信,只有四个字:各自安好。

  与其说是口信,不如说是命令,警告!

  张家人顿时就消停了,他们家连丁爵爷都惹不起,何况是宁王殿下身边最得力的清客了,

  人家都不需要跟王爷说什么,只要跟杜知府打一声招呼,张家就得吃不完兜着走。

  他们敢挑衅丁田,无非是因为丁田没有根基,爵位再高,只要不明面上捣乱,丁田也没啥

  好办法。

  但是王爷不同,他身边的人只要动动小手指头,他们张家就得被碾成泥。

  于是,张家消停了,丁田欢欢喜喜的跟着金不换去下聘,聘礼之丰厚,让很多看热闹的人都咋舌。

  “早知道不换先生那么有钱,我把我妹子嫁给他好了!”一个看热闹的街坊撇嘴,有些后悔,当时就跟媒婆说了一嘴,没能坚持住。

  “得了吧!”旁边他的朋友嗤笑一声:“你妹子跟个母夜叉似的,谁娶啊?人家不换先生可是看好了人才求亲的,你家那妹子,连我都看不上!”

  “滚蛋!”那家伙火了:“你是个什么东西?也敢肖想我妹子?”

  俩人差点打起来!

  倒是马家,对于金不换给出的聘礼,非常吃惊。

  尤其是马德,看到聘礼清单的时候,嘴巴都张大了:“怎么这么多?”

  “这是不换先生的心意。”丁田道:“他以前只对差事感兴趣,如今却是难得对一个女子

  动心,且这里多数东西都是他立功得的赏赐,来历清清白白,放心,他是看重二姑娘的意思。

  ”

  马德这才高兴起来:“请妹夫放心,我妹妹的嫁妆,绝对不会简薄!”

  马家就他们姐弟三个,大姐出嫁那个时候,是迫不得已,甚至大姐将聘礼的一千两银子都给家里置办了土地,让他们兄妹二人衣食无忧,可是大姐的一辈子就毁了,幸好有了个外甥,虽然是张家人,但是却跟大姐一条心。

  如今二妹出嫁,马德老早就预备好了嫁妆。

  只是现在看起来,二妹的嫁妆还是有些少了,将聘礼全都加进去!

  再添上三十亩地!

  金不换的婚事进行的飞快,丁田在旁边帮忙,他只是当个移动道具,他的身份非常好用,而且金不换在衙门里名声太好,又是众人的“先生”,不少人都自动自发的去帮忙,在立秋之前,他终于成亲了。

  迎娶新娘子的时候,去的人都是衙门里的衙役、捕头等等,包括丁田在内,而金不换没有父母双亲,杜知府就带着夫人给他充当了一把高堂。

  这下子,张家人就算是再不甘心,也不敢起刺儿了。

  婚礼过后,就是秋收了。

  丁田今年去了城外自己那五十亩地看了看,他这五十亩地,是一家姓方的人家在种,种的是苞米,秋天的时候,虽然成熟了,但是也有那么些庄稼,是没能成熟的,丁田就想要这样的庄稼。

  方老大看到了,就有些不解:“田少也这样的干啥?不能搓苞米粒子,只能煮了吃。”

  “就是煮了吃呢!”丁田乐了:“算是佃租的一份,这些灌了浆却没熟透的苞米,都掰下来,给我送去!”

  大丰收里有新鲜的苞米段、倭瓜块、猪排骨和土豆、豆角。

  秋天了,正是吃这道菜应景的时候。

  丁田收了很多这样的苞米回来,每日晚上炖一锅大丰收,家里人吃的满嘴流油。

  丁田的佃租收的最低,五分,也就是佃户一半,他一半。

  因为他有爵位,赋税就免了,而且他这点田地,也没有多少赋税,他名下有五百亩田地的免税额。

  老家他有一百亩自己家的田地,这里有五十亩,其他的他都没扩张,觉得有这些田地足够他吃喝花销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