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丁田的古代生活第225节(1 / 2)





  前头的一个跨院成了客院,那个客院有二进,就算是有女眷,也能住得下。

  另一个跨院,被丁田分给了马家人去住:“反正也没有太多的客人来这里,你们家住在那里正好,日后给小风找个媳妇儿……也能住得下。”

  那个跨院也很多地方了。

  “行,那里也可以当个晒场,晒干菜什么的都有地方。”马六家的倒是安排的明白:“外头也能放个酱缸啥的。”

  “嗯。”丁田指着隔壁跟金不换道:“你家在隔壁。”

  “好,那我过去了。”金不换家就紧挨着丁田的家,同样的三进院落,只带了一个跨院,同样有个后花园。

  不如丁田家的宽,但是长,是一样长的,两家做了邻居。

  金不换的家,上头挂着“金宅”两个字,黑底金字,落款是“宁王”的王印,跟丁田的一样,哪怕金不换没有什么官职,同样也有宁王殿下罩着,没人敢动他。

  金不换家本来没有下人的,但是马家二姑娘嫁过来的时候,是带了下人的,此次上京,就都带来了。

  还有三挂马车,行李什么的,不过他们都没带多少吃食,家里虽然有王府的人给准备的满缸的米,满袋子的面,以及不少的青菜,肉食也有,只是,这总归是别人给准备的,他们还得自己采购一些东西回来。

  所以,丁田跟金不换出门了,马六跟马大各自赶了一辆马车跟在后头^

  马大就是马二姑娘带来的下人,车夫,还会点修理马车的手艺,全家的卖身契,都在马二姑娘的手里攥着。

  而且能跟来京城,他们都很高兴。

  在丁田家这条街的街口对面,就是一个小集市,买的东西很多,京城嘛,哪怕是一个小集 市,东西也非常齐全。

  也是附近人家采购常去的地方。

  采买了一些东西回去后,晚上各自热了灶,新买的大鲤鱼做成了红烧的,吃起来,还挺香

  丁田吃饱喝足了,出门在自己的家里转悠了一圈儿,不得不说,这里的确非常好,小宅院,但是这里住的都是有小爵位的人家,人口不多,也不吵闹。

  同样的,也算是高门大院了,并没有邻居出门来看个新鲜,瞧个热闹啥的,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

  第二天再出门,仔细看了看,丁田不由得跟金不换感慨:“到底是一国的首都,这地方就是跟我们那边不一样。”

  “能一样么?我们那边可是边陲小地方。”金不换也觉得京中非常好,光是道路就比北崇府还要好。

  北崇府的路面是碎石垫起来的,走路有些硌脚丫子。

  而京城之中的路面,却是用的青石条排成的,宽阔的路面,比起水泥还有年限,青石条却是万年不烂的东西。

  但凡是京城之中,正规的街道上,都是用的青石条铺设的道路,至于那些小巷子,就用的红砖铺地。不管是下雨天,还是下雪天,都有人清理街道,青石板铺设的道路,不论是走人还是过车,都非常舒坦。

  在家门口附近逛了几日,总算是熟悉了自家的地方。

  丁田跟金不换安顿下来之后,两家人也休息了几日,丁田拿着自己的履历和官牌,去了吏

  部。

  他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有爵位在身,去了吏部换了调令。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

  之法。

  吏部下设四司:

  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

  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另有专职验封司掌封爵的部门。

  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而丁田搞不太清楚这里的事情,找错了地方,幸好,那个负责升调的员外郎,从六品的官职,给丁田指点了迷津,丁田这才换好了调令,为了酬谢,他特意将装着四两金子的荷包,塞给了人家:“谢谢您了,如果以后有事情,尽管来桂枝街,桂花胡同,丁氏云骑尉府找我,我叫丁田!”

  那员外郎哭笑不得:“好,下官知道了。”

  丁田是正六品的刑部大牢司狱,他是从六品的官,比丁田低一级。

  万分感谢之后,丁田得到了十天的假期,让他安顿家小,在十月一号上任。

  这个时候,天已经很冷了。

  丁田穿戴的暖和,上了在外面等他的马车,回到了家里。

  这个时候他们依然遵循了在东北的习惯,吃两顿饭,所以晚饭要早一些,酸菜炖大鹅,一大锅出来的炖菜,足够全家人吃的了。

  丁田唯独多了个酱炒蛋,大酱放的多多的,萝卜干用水汆过,他拿这个蘸酱吃。

  正吃着呢,王富贵来了!

  “吃饭了没?”丁田招呼他:“吃点啊?”

  “我还不饿,这个给你。”王富贵将一个镶着金边的帖子给丁田:“明天拿着这个,随便拎点东西去王府,见一见王爷。”

  王爷这两天在王府,脾气暴躁,一点就着。

  太妃娘娘都被削了三五次的面子了,可把她给憋屈的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