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指法医第302节(1 / 2)





  “看样子,李璐死亡背后,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深挖。”

  我想了一会,说道:“这件事情咱们先记下,继续问黑车司机,有关那台轿车的事情。”

  王大将点头附和,随后重新走回审讯室。

  黑车司机并未看到昨天晚上跟着我的那台车,不过保证会替我留心。

  如果从别的同行嘴里听到的蛛丝马迹,一定会马上联系警方。

  看到此人身上挖不出更多线索,我和王大将商量过后,暂时将他放了。

  要求黑车司机近期不得离开下江市,需要做到随传随到。

  “王队长,局长叫你。”

  我和王大江结束审讯回到办公区,一名警员将王大江叫到了局长办公室。

  十几分钟后,王大江表情复杂的找到我,给了我一个既艰难又轻松的任务。

  说轻松,是因为任务没有任何危险,陪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吃饭。

  说它艰难,我在吃饭的过程中,不得透露任何的案情。

  今天有位神通广大的女记者找到了局里,拿着上级部门的介绍信,想对办案人员进行不公开采访。

  因为种种关系,局长无法拒绝女记者的采访,但也不能让她把警方的调查公之于众。

  这种接待记者的苦差事,局长甩给了王大江,王大江直接甩给了我。

  王大江特别吩咐,我既不能让女记者感到警方的敷衍,同时也不能让她掌握任何的关键线索。

  很快,我在警局对面的餐厅,看到了这名麻烦的女记者。

  女记者自我介绍姓苏,全名叫做苏若月,是法制晚报的首席记者。

  第412章 三方压力

  听完苏若月的自我介绍,我方才明白为何局里没有拒绝她的采访要求。

  法制晚报是省里的法制大报,专门报道与法律案件有关的新闻。

  报社领导与省厅和市局,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一旦拒绝,势必会让这种关系出现问题。

  “林先生,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

  我和苏若月走到了餐厅坐下,苏若月拿出采访本和录音笔放在手边,笑着说道:“咱们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苏记者,我的任务是来陪你吃饭,而不是接受你的采访。”

  苏若月愣了一下,惊讶的说到:“你们领导没和你,我的任务是过来采访的?”

  “说了,不过相关案情内容,我无法告诉你。”

  我解释道:“你是法治记者,应该知道案情没有明朗之前,任何有关案情的消息流露出去,都会给案件的侦破增加困难。”

  苏若月想了想,用商量的口吻说道:“我写完稿后,会酌情删减一些内容,保证不会透露警方的侦查重点。”

  紧接着,苏若月开始跟我讲大道理。

  虽然案件处于警方严密封锁下,可是现在网络媒体发达,网上已经出现不少关于这件案子的推测。

  报社领导经过研究,想要出一篇文章以正视听,安定慌乱的民心。

  “林先生,老百姓人心惶惶,各种流言蜚语满天飞,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蔓延,就算警方能把案情一直压下去,流言蜚语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

  苏若月正色说道:“因此,请你告诉我这件案子,到底进展到了什么阶段。”

  耳听苏若月的质问口气,我心中不停苦笑,陪记者吃饭,的确是个苦差事。

  苏若月说的冠冕堂皇,可即便这样,我也不能透露任何与案情相关的内容。

  报社想发文章以正视听,初衷或许是好的,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要发表一篇令老百姓安心的辟谣文章,需要拿出相关的佐证证明,这些证明不可避免要涉及警方掌握的案情细节。

  警方对于嫌疑人,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以及侦破方向,不过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够放到报纸上。

  我想了一会,开始和苏若月打太极拳,顾左右而言,不谈这件案子。

  苏若月表情很不耐烦,语气冰冷的说道:“林先生,咱们的闲聊可以到此为止了,我现在开始正式采访。”

  不等我开口,苏若月已经开始的询问。

  问我发生在大学城的案子,警方有什么线索?

  有没有掌握嫌疑人的具体情况?

  或许是担心我不肯老实说清情况,苏若月打开手机,将一些网上文章展示给我看。

  这些文章以春秋笔法,写了大学城里的事情,以及一些‘民间专家’的分析。

  有人认为大学城出现凶残的杀人狂魔,还有一些人脑洞大开,认为分尸狂魔已经杀了几百人,警方迟迟不肯公布调查进展,是为了掩盖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