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5,画像(1 / 2)

155,画像

从师门下山时,夏日的雨又欢快的落了一阵,萧元祐生的高大,他拿着的伞小的可怜,不过,被他护着的辛夷却是一片衣角都没有湿。

上了马车,辛夷才发现他身上几乎湿透了。

“五哥,你快把衣裳给换了,小心别吹着风。”

幸好车厢里都备着两人的衣裳。

等到萧元祐换了衣裳,她跪在条凳上,帮萧元祐擦头发。

“五哥,师门里就只有我和师父以及青婆婆三人,可是也还有其他师父的好友经常来此地。”

“只是后来我从没见过那些好友,也不知师父的这些好友都是什么人。”

萧元祐犹豫了一下,问道,“你知道微云真人那些好友的道号吗?或者画像。”

这样,他倒是可以让人查一查,这些人究竟来自何处。

或许从那些人口中能问出一些东西来。

辛夷人倒是都见过,只是有些人的道号她却不清楚。

萧元祐颔首,只示意回去后把那些知道的,记得的都画出来,到时候可派人去寻找。

回到客栈后,萧元祐叫了萧一过来,吩咐了几句,就被辛夷推到净房去泡澡了。

淋了一身雨,辛夷怕萧元祐垂了风感染风寒。

“爹,娘,开门……”萧如思在外面砰砰的敲着门。

这是自从他会走路,会说话后,常常做的事情。

只要两个人把门关了,他就敲的啪啪响,生怕两人在里头做什么好玩的事情,不带他。

无奈之下,辛夷只能起身,去将门开了,放萧如思进来。

小小的人儿,门槛还迈不过来,就连爬也还爬不过来,只能伸着手,眼巴巴的瞧着辛夷,让她抱着进门。

辛夷弯腰刮了刮他的鼻尖,“小跟班。”随后将萧如思抱进屋,将他放在榻上让他玩。

到了晚间,得了萧元祐吩咐的萧一回来了,低声朝萧元祐禀报,

“县衙里并没有关于山上被烧的卷宗。”

原来萧元祐是去找县令要青丘师门被烧毁的案卷,却发现县衙根本就没有这起大火的记录。

这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卷宗被刑部给提走了,另外一种可能是,衙门里根本没有立案。

只是,他今日在师门里走一圈发现那火并不是自然熄灭的,也就是说有人将火给扑灭了。

甚至,他在一处荒草及腰深的地方找到一块已经变了样的此处官府令牌。

也就是说,有官府的人进去清理过,否则,线索不会被抹的那么干净。

这样大的事情,山火一旦爆发,那是不可收拾的,县府衙门不可能有这样的胆子不备案。

那么,也就是说就算备案了,也被人从县府衙门给提走了。

辛夷的心情从山上下来就一直郁郁的,虽有萧如思这个开心果,不过这会听说没有案卷,以她灵敏的心思,自然是明白是什么意思的。

可她刚刚上山时,根本就没发现阵法被人动过的迹象,否则,她绝不会看到师门被毁那样的吃惊。

也就是说这个烧毁师门的人精通阵法,或者说,知道师父布置的这个阵法,才能完美找到路口,避开各处机关,甚至在退出师门将痕迹给抹了。

想到这里,辛夷走到桌边,铺开笔墨,将当年来找师父的那些好友记得容貌的都给画了下来,在边上标注好名字,方便萧元祐发动人手去寻找。

世界上一切的事情没有那么多巧合,很多巧合其实是蓄谋已久。

从师门下山后,辛夷缓了两天,情绪才渐渐平稳下来。

她把画像给了萧元祐,知道他已经暗中发了寻人的告令出去,也知道萧元祐这两天又独自去了一趟师门。

“五哥,有找到什么线索吗?”

萧元祐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手,放在脸颊边蹭了蹭,眼里的她,如今目光清明,和前两天不一样,好似个被丢弃的小兽,看着他的目光像是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

萧元祐仔细的打量她一番,思忖片刻,道,

“时间过去太久,很多痕迹都已经找不到了,能够如此隐秘,避开阵法陷阱,焚烧道观,幕后之人必然颇有势力,不会轻易留下证据,就算当时我在这里,恐怕都未必能够收集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当然,早一些来,肯定会有收获,不过萧元祐并没有说出口,他怕辛夷自责。

其实要说起来,辛夷没有早早回师门完全怪不得她。

毕竟最开始辛夷一心想着找到师父回青丘修道,大道长生。

她怎么也没想到,什么红尘俗世,不过是微云真人希望她能够在红尘里好好活下去的谎言。

再一个,作为世家贵族辛家的嫡房嫡女,她并没有什么很多自由。

这个世俗里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约束着她。

想要享受辛家给与的一切,那么必然就要遵守这一切带来的约束。

不管如何,她想要早些回来,如何也不可能。

只是道理谁都懂,只是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就会钻入道死胡同里一时半会出不来。

辛夷心头明白萧元祐的意思,眼眶红了起来,笑笑,

“五哥就知道哄我。你放心,我不会胡思乱想的。况且这一趟回来,我总算知道师门变成这样,只是以后我奋斗的目标又多了个。”

那就是重振师门,不论是朝天观还是青丘山上的师门。

辛夷用很是轻松的语气,说着话,目光清明地看着萧元祐。

“咱们再休息一天,就启程去和县了。”萧元祐抬手揉揉她的头发,本想出言安慰,见她如此,遂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辛夷给的那些画像他不仅仅给了自己手头的人手,同时分发了这附近各个州县,用的是陛下的暗令。

这个暗令下去,找人的消息并不会泄露出去。

且不说下头各个州县的官员,就说消息传到京城皇帝老爷和太子那里,父子俩在一处调侃。

萧元祐果然是很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媳妇,从前多么循规蹈矩的人啊,竟然都知道徇私了。

想到萧元祐,皇帝老爷就是一阵感叹。

说起来,萧元祐出京的时候,皇帝老爷其实偷偷出宫送他了。

当时他站在一处酒楼的二楼窗前,紧盯着骑着马儿守在宽大马车边的萧元祐。

这个他比亲子还要疼爱的养子。

喜爱的养子,离开京城,和当年出征不同,他被自己贬斥去了极北的和县,做他的县令去了。

这一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京,再见到养子还要小孙孙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皇帝老爷当时闭了闭眼,心里的酸楚冲上来,眼泪模糊了视线。

再睁眼,那车子,已经出了城门,转眼就看不到了。

然而实际上萧元祐如此行事的时候根本就没完往这方面想过。

青丘山上辛夷的师门占地大半座山头,焚烧成那个样子,不是烧了一个两个时辰,必然是以天来算的。

偏偏山下的人一无所知,但这不是官府不立案的理由。

不论是为了辛夷,还是查清这些官员的目的,萧元祐觉得徇私既已经成事实,那就是徇一回又怎么样呢?

辛夷在客栈里又呆了一天,有萧元祐的陪伴,以及小胖团萧如思的各种花样哄人,很快的心情就好了起来。

一行人上了马车,开始往和县而去。

这一趟行程,可谓是痛并快乐着,走了四个月,夏去秋来,又是往北,等到他们赶上萧十一押送行李的车队时,车子里都已经生了炭炉。

虽说按照规矩,不到十月是不好生炭炉的,可如今出门在外,一路往北,真要按照那些死规矩来,只怕人都要冻死了,更何况车上还有个小胖团萧如思。

不为别人着想总要为他着想。

有了辛夷的吩咐,萧一带着人生气了炭炉。

如此继续往北走了十来天,就漫天下起雪来,好在北方天冷,雪落下来并不化开,路上虽不泥泞,却滑溜异常。

离和县还有十天路程时,辛夷干脆停在了驿站,和萧元祐商量了下,接下来该如何的行走。

接下来一路上雪多而厚,马车就有些难行,萧元祐叫了驿站的驿长将马车上的行李搬了下来,换上北地的雪橇拉行李,这才启程往和县而去。

如此,又走了十多天,终于进入到和县境内。

在离和县县城还有十来里路时,就有县丞,县尉,主簿等一行十几人,一个个裹的和球一样,迎了上来。

萧元祐下了马车,在凛冽寒风里来和各人见礼,辛夷则是让萧一腾了几辆马车,让出来迎接的人上了车。

终于入了城,辛夷抱着萧如思掀起车一条缝往外看。

和县是真的小,不过,城墙却很厚,也是这边境从前时常会敌寇来犯,城墙不厚实些还真的不行。

进了城门,是一条看起来很是宽敞的街道,街道两边,铺子门面都极小,关着门,或者是挂着厚重的帘子。

他们才刚从江南出发,这里和江南极为不同,打开着铺门做生意。

街上有些冷清,偶尔才看到几个形色匆匆的人。

和县丞等人一样,都是裹得只剩下双眼,看到辛夷一行人的车队,顿时都急忙闪身道街边屋檐下,用一种敬畏而好奇的目光打量着。

和县小,一条街走到底,就是县衙。

这里的县衙和其他辛夷看过的县衙是一样的,坐北朝南,门前是八字墙,八字墙上贴着几张告示,上头写着几行字,看不清楚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