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节(2 / 2)


  吴永清清嗓子,将巡铺官引了过来,恭敬有礼道:“此题颇渊奥,鄙人欲问尧舜为一或二事,出自何典,好用其字,可否请问主司?”

  巡铺官皱了皱眉,还是回身去请示主考官的意思了。

  就在去的途中,又被同吴永一伙的那些人以同样的由头叫住,成了联合请愿。

  得知此事后,主考官杨庐就不禁蹙眉:“竟有十数位请解人同时上请?”

  通常真出现有不懂题意的士子的时候,由于士人脸皮薄,好面子的本性,大多都选择缄默不言,宁可揣摩大意,硬着头皮写下去,也不愿在大庭广众下丢了这脸。

  况且问了之后,哪怕贡例中未有明文说会导致降等,众所周知,亦会导致考官对其印象变差。

  现上请的却不止一人,而有十数位,就容不得杨庐不疑惑和紧张了。

  是他命题太不明晰,才引发这种多人上请,以求释疑的情况么?

  杨庐表面上还严肃地板着脸,心里犯嘀咕之余,已有些不安了。

  他还是头回被任命做考试官,自然不愿出任何差错,可此一旦传出,难保会有政敌弹劾他命题不当。

  若真被定罪的话,虽不比受人请托、行王法赃事来的严重,但也是要罚铜,导致一整年的其他政绩也跟着清零,给升迁带来阻碍,也使名誉受损的。

  杨庐对那十几人已很是不满,但连官家在殿试时都允许士子们上请,他岂能拒绝?

  唯有点了点头,让巡铺官将那十几人引出,带入别室,他好单独行讲解之事。

  见事情进展顺利,吴永不由心头大喜,面上艰难绷着,向同伙们飞快交换了个得逞的眼神。

  杨庐姗姗来迟,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吴永他们自然依照计划那般,围在一起,在中间的那几人则加紧速度,翻阅抄本。

  门敞着的,又因一片死寂,他们无法交头接耳,否则立马就会被外头的巡铺官发觉。

  可翻翻书页,却并无此虑。

  未叫他们候上多久,杨庐主司就推门进来了。

  焦急地等候了好一会儿,也没轮到翻书的吴永还正烦着,就见黑着脸的杨庐主司身后忽然进来了五六个巡铺官,将门一关。

  吴永心里油然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来。

  杨庐的心情却比他的更坏,毫不犹豫地低喝道:“此屋中人,经人举报,皆有挟书入场、假借上请翻书舞弊之嫌,都将衣裳扒了,细查纹绣!”

  众人纷纷露出难以置信的惶恐表情,哗然一片。

  尤其吴永,已是脸色惨白,还强撑着高声抗议道:“鄙人不服!官家有诏,扒衣搜查之举,非取士之道。主司岂能滥用职权,听信他人谗言,肆意欺辱污蔑我等——”

  杨庐厌烦地摆了摆手:“若真是冤枉了汝等,我自当禀上请罪,还汝等一个清白;若因此就束手束脚,不查舞弊之人,我这主司,也做到头了!”

  要是举报之人,是与这伙人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其他士人,他纵觉得这多人同时上请的巧合透着十足蹊跷,恐怕还得犹豫一二。

  但方才上报给他的,却是同他们无冤无仇的巡铺官。

  虽也出过巡铺官‘诬执士人,以幸点赏’的丑事,但到底是少数,况且那也多是欺软怕硬的,若无十成把握,又哪会一口气得罪十多个士人。

  众人激动地嚷嚷着抗议,甚至有要夺门而逃的,全被人高马大的巡铺官给制服了。

  他们的反应,更让杨庐笃定了猜测。

  外裳一扒,他们小心藏着的小抄板,再无所遁形了。

  人赃俱获。

  众人直到此刻,都想不出到目前为止都进展无比顺利的事态,是如何急转直下的。

  他们对等待自己的严惩具都心知肚明,一个个衣衫不整,脸色灰败,再无方才的张狂嚣张态。

  杨庐冷哼一声:“吴永,李达,苏礼,何连仲……以上十五人,平素多务浇浮,不敦实学,惟抄略古今典籍文略,怀挟书策入试,现被搜获。且先前曾以妄词狡辩,情节甚重。从犯者即刻扶出,殿一举;主犯吴、李苏三人,殿二举,皆不以赦原;如若再犯,永不得应举……”

  吴永等人不敢再作辩驳,灰溜溜地被人当场扶出,堪称颜面扫地。

  有罚,自然也有赏。

  对于检举揭发、避免他蒙上监考不力的尘霾,落得名誉受损的恶果的那位巡铺官,杨庐的脸色就缓和太多了。

  他按照条例中明定的赏格,着官府给巡铺官发放了高达五百贯钱的极重酬奖,直让后者眉开眼笑,欢喜地行礼谢恩。

  他谢恩之余,又忍不住暗自庆幸自己走运。

  要不是昨日巡视时,无意中拾到了这些人不知谁遗漏的小纸条,上草草书的‘上请检阅’四字,让他起了疑心。

  在今日搜查时,他为验证内心猜测,又为抓个人赃俱获,就故意放松一些,好让他们减轻警惕。

  毕竟出过巡铺官为得赏钱而污蔑士人的例子,之后就讲究不得靠单凭疑论,而得有确凿证据才行了。

  直到这群胆大包天的人,当真跟纸条上所写的计划那般共同上请前,他都不是十分肯定的。

  好在啊,否则就得错过这笔横财了。

  ——当然,这笔赏钱最后可是将从犯事的那十五人身上罚回的。

  对这段小插曲知晓的士子并不算多,除了挨着吴永他们隔间坐着的那些,才略有察觉。

  只是时间紧迫,他们纵使好奇,也无暇挂心,很快就把心思放回更紧要的答题上了。

  待华灯初上,昼试毕时,监试官便下令让吏人们收取第一场的试纸上来。

  在一片呜呼哀哉中,杨庐淡定地着人发下薄薄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