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3,积善人家韩家(2 / 2)

不行不行,阿琅摇头,这首诗一点也不适合他们。

正当她懊恼自己怎会想到这诗的时候,车帘被掀起来,然后对上一双放着精光的眼睛。

“阿琅,你脸怎么这么红?”

是同样从宫里出来的明老大人,见到阿琅的马车停在宫门前,正巧他也要回府,和阿琅同路。

上马车后,见阿琅脸红红地,小心翼翼地问道。

“乖孙女,你是不是病了?”明老大人有些着急。

阿琅神色镇定,她什么时候脸红了?没有,绝对没有。

“外祖父,刚刚从娘娘宫里跑出来的,约莫是跑出来的……”

好像怕明老大人不相信一般,立刻又道,

“不信,你问青柠,青柠是吧?”

青柠乖巧地点头,“是这样的,老太爷。”

明老大人摸着下巴,一脸深沉地颔首。

刚刚萧珩那小子,和陛下禀报了事情后就匆匆地走了。

手里还拿着几颗从陛下那里顺走的樱桃。

他都还没来得及吃呐,就被那小子给拿走了。

马车行了一段路,许是路上有石子,马车颠簸了一下,阿琅一个前倾。

幸好手撑在车凳上,这才没摔倒。

她的手晃荡间,有东西从袖笼里掉落出来,是刚刚包裹樱桃核的帕子。

帕子落地,散开,露出里头的樱桃核……

明老大人……

心头万马奔腾,事情有些不对劲……

阿琅拼命的做好,弯腰手忙脚乱地将帕子捡起,胡乱地包裹住樱桃核。

原本也没什么,只是这个动作落在明老大人眼睛里有了另外一层意思。

乖孙女这是心虚了……

好端端的,她心虚个什么呢?

明老大人觉得有必要回去和老妻好好探讨一番。

祖孙俩各怀心思回到府里。

那边,韩府却不是那么好过了。

粥棚的事情发生后,不断的有夫人太太带着自家捐赠过的姑娘上门找丞相夫人叙话。

话里话外,就是想要看一看捐赠的账本,真正的账本。

也就是不相信自己手中那本是真的,是韩明珠为了糊弄他们才弄出来的。

“夫人,也不是咱们不相信二姑娘,实在是外面闹得沸沸扬扬。”

“我们看了这个账目,到时候也能去为你们家澄清呀。”

“是不是!”

丞相夫人坐在上首,再也维持不住那副和蔼的表情了。

她问,

“咱们两家也是多少年的世交了,你们也信不过我们吗?”

来客更是带着一脸的假笑,

“正因为是世交,不是更改坦诚么?我们要去帮你们澄清,那总要手里有点真材实料是不是。”

一口咬定,就是要看真正的账本。

丞相夫人死死咬牙。

开什么玩笑!

她看了看门外,冷声道,

“给你们看账本也可以,只是往后,可莫要再和我们家说什么世交,我们就当不认识吧。”

来客开始还有点害怕,但随即就坚定地摇了摇头,

“若是你没骗我们的捐赠,我们也不会来此了。”

“既然能做出骗别人买铺子的钱,那么骗捐赠不是很正常么?”

这可是上京最大的一个拍花子案了。

一个高门主母,帮着女儿一起疯狂敛财,还诈骗了其他很多夫人太太的嫁妆前。

丞相夫人这次是彻底地恼怒了。

她并不怕这些人上门来质问。

一本账册,并不能说什么。

不过,倒是间接地提醒了她,很多事情,已经不受控制。

不关是紫云社,还是其他,都已经脱离韩家的掌控了。

这个认知,让丞相夫人更恼怒,甚至心底还有一点惶恐。

她吩咐身边的丫鬟,

“你去叫账房来,把二姑娘打理的那些账目都带过来,让这几位太太好好地过过目。”

几位太太既然开了头,就更加不怕了,坦然地坐在那里,吃着韩家的瓜果点心,耐心地等账册送过来。

不吃白不吃,说不定这些瓜果点心就是用她们捐赠的钱买的呢。

能吃点回来就吃点回来。

丞相夫人见着大家一副很安逸,赖上的样子,顿时有种被捋老虎须的错觉。

这些人真是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不留!

这是打量着他们家就一定要败了?

哼!

她坐直了,也慢条斯理地端起茶盏,用着点心。

良久,几个账房跟在抬着木箱子的小厮身后走了进来。

木箱子里放着这几年紫云社的账册。

为首的一个太太立刻起身笑着对丞相夫人说道,

“刚刚耽搁了这么久……我们也不好再赖在贵府。“

账册这样多,一时半会儿的也不能将账目对完,为了不耽误贵府用晚膳,我们就先将这些账册带走。”

“等各家派了账房汇在一处,整理出来,确认无误后,到时候再送还给夫人……”

说着,就指挥跟着来的婆子去抬那箱子账册。

丞相夫人会把账册大方的抬过来,就是打量着账册太多,这些夫人太太说不定不耐烦看,也就过去了。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要把箱子抬走。

这怎么可以?

她们将账册抬走,又汇聚各家账房在一处整理账目,都是同行,谁还能看不出谁做的猫腻吗?

到时候什么事情都暴露在人前。

不是给韩家的名声雪上加霜吗?

丞相夫人气得恨不能生吃了这些人,痛骂一顿。

只是,她还是要忍着气,干干地笑了笑,

“这账目是何等重要的东西,拿走是不能的。”

“各位要看,也只能在我们府上看,否则,恕不奉陪。”

她本以为这些人会不甘心,再闹上几句,她就借势将事情传扬出去。

哪里有人上别人家要账册的,又不是官府抄家。

没想到,那几个上门的太太竟是干脆的拍拍手,从兜里拿出一把锁。

“确实也是,到底还是说不清楚,这样,咱们每人来一把锁,各自管着钥匙,明日带着各家的账房过来会帐。”

丞相夫人眼睁睁地看着各位夫人太太把手中大大小小的锁套到木箱子上。

锁套上去后,还有为太太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根铁链,也圈到了木箱子上。

这样,就算今日夜里丞相府想要在账册上动手脚也不可能了……

一切都弄好了,几位夫人太太才带着各自的女儿扬长而去,走前还不忘将那瓜果点心兜一点走。

这天,正是腊月二十八,朝廷年前封印的一天,这天同样也是大朝会。

文武百官,齐聚正德大殿,对这一年的事情做个总结,收尾。

从腊月二十九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是朝廷官员整修的日子。

该过年过年,该走亲走亲。

正当皇帝准备宣布散朝,好去和皇后一起下棋悠闲的时候。

有人站出来弹劾韩丞相!

弹劾韩丞相欺诈,谋夺别人的家产。

这弹劾同钟家的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弹劾韩丞相的那个人,正是进京没多久,升了官的燕郡知府高守义。

这位高大人给各位朝官展示了一份契约书,正是阿琅在金凤楼里看的那份。

指控韩丞相伙同京兆府尹一起欺诈。

高守义对韩丞相的指控,让大殿内一片哗然。

如此一来,原本信了韩家在钟家一案中是无辜被牵连的那些人开始怀疑韩家是不是真的坐了什么丧天良之举。

毕竟,高守义才刚刚从外放官升为京官。

正是要好好的经营,以图更大前程的时候。

这个时候弹劾一国丞相,这可是自毁前程的事情啊。

以下告上,若不是真的,谁敢去干?

韩丞相面对这样的弹劾,也不打算坐以待毙。

毕竟,今日散朝后,高守义的弹劾,必然会传遍整个上京。

与其那样,不如先下手为强。

于是韩丞相提出对钟家一案进行公开审理,给钟家,也给韩家一个公道。

皇帝同意了韩丞相的所请,不但同意,还同意将韩家的案子进行公开审理。

让上京的百姓也能在衙门外头看到审案过程。

只是马上到了大年三十,朝廷封印到正月十五。

正好,这段时间给大理寺去将案子查个清楚。

韩丞相就是打的这个时间差,同时,公开审理,也确实是一个为韩家洗清污点的好办法。

毕竟人们都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到时,百姓们对这个案子必然是万分关注。

趁此机会,好好的运作一下,还能够让韩家更上一个台阶。

下了朝,韩丞相急匆匆的回家,他要亲自安排心腹去青州将有人的人证物证都带来上京。

一定要维护韩家百年积累的名声。

只是回到家中,他看到厅堂中那挂着各种锁的木箱子,再见妻子那阴沉的脸。

他知道,今日朝堂上的弹劾,还有今日上门的各家夫人太太,那都是有人做的阴谋。

就是要将韩家拖入泥地里。

韩丞相坐在椅子上,握着椅子扶手的手背青筋暴起。

叫了管事的,让他派人,一一去了今日来的那几位夫人太太的家中。

找的,当然是对方家中的男主人。

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第二日,那些原本要带着账房来查账的夫人太太并没有上门来。

只不过,京中对于韩家的各种流言蜚语却没有停下来。

反而越演越烈。

大年三十很快就来临,京中大雪纷纷,宫中举办了踏雪宴,邀请京中皇亲国戚,高门勋贵入宫赴宴,与民同乐。

阿琅自然是要参加这个宴请的。

甚至在二十九那天就被皇后召进宫,跟着一同准备踏雪宴。

这日阿琅起了个大早,准备入宫去,马车才刚刚行到宫门口,就发生了一件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