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24,争吵(1 / 2)

124,争吵

太子静静的看着太子妃,他做了十五年的太子,无一日不诚惶诚恐。

不管他如何的做,如何的努力,都得不到来自陛下的肯定。

有时候想想,他真的不想当这个太子,可有史以来,哪一个被废的太子有好下场的?

他只能硬着头皮,一直往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坐在这个人人羡慕的位置上。

他怕父皇的冷漠,怕兄弟的暗箭,索性,每一日还是能看到升起的太阳。

当年看中太子妃,一是真心的喜欢,二何尝不是因为太子妃的出身!

他不想要一个家族荣光的太子妃,那样代表着对他是一个束缚!

太子妃,从见到她那天起,就一直是个温柔善良的女人,陪伴了他这么多年,在他失落,在他彷徨时,在他难过时,闻言软玉地安慰他,鼓励他。

他看着坐在床头的太子妃,形容狼狈,从前珠圆玉润,不过几日,就已经脸颊凹陷,丝毫没有得偿所愿的喜气。

他没有去接那根簪子,只是点了点下巴,示意太子妃将她的条件说出来。

太子妃垂下头去,再没抬起,手中捏着那枚簪子,用手轻轻的抚摸了一下平坦的小腹,

“殿下,我虽从来没主动做过伤天害理之事,我的养母坐下这种伤天害理,灭绝人性的事终究是和我有关。”

“如果不是我求子心切,他们也不会如此,十五个年轻妇人,十五个未曾看过世间繁华的孩子。”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世间之事,有因就有果,哪怕这是苦果,我吃了!就是死,也不冤。”

她始终垂着头不肯抬起,涩涩一笑,低声道,

“这个孩子,是我喝人血,吃人肉得来的,满身罪孽。”

“想必父皇不会让他出生,那样只会让皇室蒙羞,就算陛下愿意,我却不愿意,也不舍得。”

她抚摸着小腹的手越来越慢,垂着的眼眸中满是柔和的光,

“我也不舍得让他来到这世上,将来遭受千夫所指,万人唾骂。”

“所以,我要去静台寺静心养性,顺便为那些冤死的人祈福超度。”

静台寺就是安平公主去的皇家寺院,太子眯起了眼睛,眼中复杂之色一闪而过,就是这样一个条件?

太子妃虽没说出口,也就是说这个孩子不会再生下来,而且,她要去净台寺出家。

这个女人,她到底想干吗?

他望着太子妃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若有所思。

室内好长一段时间的静默,直到风吹开了一扇窗子,突如其来的寒流让窗台边的书发出哗哗的声音。

太子这才如梦初醒,他急忙走过去关窗,再转身时,他声音悠缓道,

“好,准你所愿,就是父皇那里,我也会为你周旋。”

太子妃轻笑一声,终于抬起眼睛,目光清澄,让太子仿佛见到了初见时的她。

孩子要没了,将来只能在寺庙里青灯古佛一辈子,可她仿佛这些和她没什么关系,丝毫看不到半点伤心难过的样子。

太子的呼吸紧了紧,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揪住了他的心脏。

“现在你说说你知道的,关于霍家的事,记住,我要的是真话。”

太子妃低垂着眼,再次将那枚簪子递给太子,这次太子没有迟疑,就将东西接了下来。

之后,太子妃抬起头,讽刺一笑,

“我父亲,虽被送到了江南,但后来不知什么缘故,投靠了当时还未当上阁老的徐阁老。”

“后来,去了边境,到了霍三爷的身边做幕僚。”

“砾门关一仗之前,父亲从我的大伯,从前金吾卫指挥使那里得知三皇子要对付霍家。”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徐阁老,问他是否要将这个消息告诉霍家,徐阁老命他不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

“之后,父亲拿到了三皇子和永毅侯设计霍家的证据,就离开了。”

太子的呼吸因这句话紧了紧,刚要问她,就听她继续说了下去,

“那份证据,如今应该在徐阁老手上,但父亲手中应该也有备份,你只要拿着这根簪子去见我父亲,他会说的。”

太子妃淡淡的看向太子,脸上带着些哀色,

“当年我愿意随着你来到这吃人的皇宫,就是因为你仁善,又明大是非,当年霍家的事情,你想要为他们鸣冤,你也曾向陛下直言相谏,为此惹来了陛下的不悦。

霍家对东元朝立下的功劳不输任何一个人,可满门上下,如今俱已灭亡。

我不信当初满朝上下那么多人会相信三皇子给出的拙劣借口,若真是好大喜功,霍家能延续至今吗?

可是当时有多少人敢于站出来替霍家鸣不平?唯独只有殿下,是你跪在陛下的殿前,保下了霍十一娘和霍云岚的命。

哪怕外头没一个人知道,你却不悔。”

“我无数次后悔嫁给你,可只要想到这一件,我就不后悔,我的丈夫,是有担当的男儿。”

她侧着身子,窗外的光打在她的半个剪影上,整个人显得说不出的静谧,那份静谧里又透出了几分哀色,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为何明知道霍家的冤情,为何不告诉你是吗?”

太子妃抬头,双眸望进他的眼睛里,幽幽深深,

“因为,我不想你陷进去,霍家的人死了,没办法翻案了,就算翻了,人也不能死而复生,可一旦你陷入进去,将会真的被陛下厌弃,乃至死去。

我不要这样的结果。”

太子闻言,脸色大变,他说不出任何斥责太子妃的话,后退一步,只觉得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塞住了,这会连胸口也开始沉闷了起来。

他张着嘴,突然觉得自己很狼狈,明明气冲冲的要过来质问太子妃,可到头来,却变成这幅模样。

他为自己不信任太子妃而羞愧。

她从来都是心地纯良,怎么可能害人,怎么可能……

他干巴巴地说道,

“我会着人送你去静台寺,也会派人去找你父亲,至于你身边的碧丝,我也会再提出来审问。”

“我不会放过收买碧丝的那个人。”

“不管刺杀承恩公世子的事情是否和你有关,可你养母做下的事情,就算我相信你,可天下百姓不会。”

“三皇子一系不会放弃这个机会来攻歼我,你养父母一家,只有一个死。至于你……“

太子看了看太子妃,再目光停留在她的肚腹上,其实她也很无辜啊……

太子心中忽然蹦出了这么个想法来,只是,无辜那也要为做下的事情负责,就是他,也难逃追责。

这么大一个把柄,如果换成他,也不可能轻易放过这个能让他失去民心的机会。

对于太子妃娘家做的事,就算太子妃毫不知情,可没人会相信太子妃是无辜的。

所谓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大抵就是如此。

……

对于杀婴案,在查出元凶,又卖了人情给太子之后,又听说太子妃因为知道娘家做下这样败德的事情,晕死过去,刚怀上的胎儿也小产了。

许晗出门的时候,发现不少百姓议论此事,相信太子妃不知情的人多了,同情之余,是对太子妃的娘家口诛笔伐。

不过也有那些嚼舌头根的人,不相信太子妃不知情的人也不少,说什么难听的都有。

鉴于这个案子的恶劣影响,审判的速度极快,郑夫人和她的那些帮手都被判了斩立决,还有那个挂单的和尚,虽说已经离开福宁寺,但官府发下海捕文书,捉拿归案,一旦归案,将会被五马分尸。

这件事终究让人心有余悸,朝廷开始对那些要出家的人发放度牒那是更加的严格起来。

七星楼的雅间里,许晗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青山,并没什么欣赏的心情。

“还在想太子妃和杀婴案的事?”萧徴无奈的站在她的身边。

许晗点点头,侧过脸去看萧徴,

“太子妃这个人,我还是有些喜欢的,从前去宫里,因为安平的原因,她对我是多有维护。安平也听太子妃的。”

萧徴关起窗,拉着她走到桌边,倒了一杯茶退给她,

“你是相信她是无辜的吗?那些百姓不相信她也很正常,作为外人,没有必须相信她的义务。”

“只是,那个孩子终究来的不是时候,为了将来,太子夫妇只能是让他小产了。”

许晗默然,半响后茫然道,

“太子妃不被人信任,就如同我们家从前一样。”

“霍家为了东元百姓,用鲜血去守护他们的国门,可一旦出了点差错,就被百姓们唾弃。”

萧徴望着她,抚了抚她眉间皱起,摇头道,

“不是的,并不是所有百姓都如此的,也有好的,不信,你现在去下头随便拦一个人下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许晗失笑,叹了口气,“听说有御史对太子妃娘家杀婴案不依不饶,告到御前去了,要求陛下降罪太子。”

“陛下叫来太子后,好像两人还吵架了。”

“这件事被封锁的严密,但难免有宫人亲眼见到而传出来,我这个消息也是从金吾卫那里打听到的。”

萧徴皱了皱眉头,三皇子一系确实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机会。

只盼望这一次,太子能够化险为夷。

他的手在桌上敲了敲,道,

“陛下虽说扶持三皇子和太子打擂台,其实说起来不一定是不喜欢太子,也许三皇子不过是陛下给太子设的一个磨刀石呢?”

“如果太子能够顺利登机,仁爱天下,自然是比其他的人上位要好。”

他的君子气度不是假的,和太子妃的恩爱也不是假的,行事无论如何都有着原则,就算是被三皇子一系逼上绝路,深陷逆境,也不曾暗地里做下过什么下三滥的勾当。

太子妃也许可能逃不过这件事情的责罚,可太子,那些朝臣大部分是不相信他会这么做的。

因为太子给人的感觉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