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53被压得喘不出气儿

153被压得喘不出气儿

夜已深,喧闹却没有停止。

一扇厚重的自动移门,将焦急等待着的家属们的喧闹声音隔绝在外。

手术室里,虽没有嘈杂的喧闹声,但是,每一个手术间里各种仪器设备的警报声,比外面的喧闹更让人心烦意乱且惊恐万分。

医疗仪器设备发出警报,意味着患者的生命凶险,这些声音对医疗工作人员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人生里最难听的声音,也是最不想听到的声音!

产科的剖腹产专用手术间里,警报器也一直响个不停,一众进行救治孕妇和孩子的工作人员,眼神越发严肃,心下越发不安。

孕妇的孩子已经被剖腹产取了出来,30+5的孕周,八个月不到,小小的一团,目测最多1200克左右。

白豆蔻协助新生儿科的赵主任对新生儿进行窒息复苏抢救,黄金五分钟已经过去了,新生儿依旧只有微弱的呼吸,还未哭出声音来,面色也是青紫,胸廓起伏不明显,肌张力微弱,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仍旧低于8分。

新生儿阿氏评分,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检查他身体状况的标准评估方法。在新生儿出生后,根据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喉反射五项体征进行评分。

在一般情况下,1分钟阿氏评分结果:各项总分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属重度窒息。一般8分或8分以上都表示很正常。

大部分新生儿的评分多在8~10分之间,所以这七上八下是个分水岭,7分以上是无窒息,8分以下是有窒息。

医生会根据新生儿的评分予以相应的处理。轻度窒息与重度窒息又是一个分水岭,轻度窒息的新生儿一般经清理呼吸道、吸氧等措施后会很快好转,预后良好。

并且,新生儿阿氏评分,还分为1分钟评定和5分钟评定这两个阶段。

如果5分钟的阿氏评分仍旧低于8分,那就说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效果不太理想。

眼前的新生儿,1分钟的阿氏评分只有1分,五分钟的阿氏评分是5分,所以,他在出生1分钟时是重度窒息,而经过了黄金五分钟的抢救之后,他从重度窒息转为轻度窒息。

虽然,新生儿有好转的趋势,但是,效果不算理想。

要知道,负责给新生儿进行抢救的,是橘洲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赵主任,他在新生儿科这一专科领域,可是国内的顶尖之一,经过赵主任的专业顶尖技术的窒息复苏抢救,5分钟的阿氏评分还达不到7分以上,就说明,这个新生儿原本在宫内的窒息情况已经非常严重。

而且,新生儿自身情况也不够理想,30+5周的低龄早产儿,身体各方面都没有发育成熟,本身的承受能力就非常差,并且预后也不乐观。

更严重的是,火灾现场有浓烟,这对当时处于母亲腹中的新生儿,肯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浓烟当中的毒素,随着新生儿的母亲呼吸而进入肺部再到血液循环,就有可能通过脐带传达到新生儿的身体里。

不管是可以猜测到的影响因素,还是还未猜测到的影响因素,总而言之,影响新生儿存活的因素非常地多,而且,就算暂时抢救回来,预后也非常地差!

白豆蔻都能猜想到的情况,新生儿科的赵主任也早已猜到,他同手术台上的产科主任马傲君商量几句,将新生儿放进了新生儿暖箱,准备推去新生儿科进行后续的窒息复苏工作。因为新生儿科里相比于手术室,有更多的他需要的各种仪器设备。

白豆蔻抓握着复苏气囊给新生儿维持正压通气,协助赵主任去了新生儿科。他们走的是手术室内的内部绿色通道,直接坐电梯去新生儿科,而赵主任带来的一个新生儿科的医生,走的是手术室外部的通道,负责去跟等在手术室门外的家属进行沟通。

手术室设置了内部绿色通道,是方便外科各科室及时且迅速地将危急重症的患者送往手术室进行手术。像是新生儿此时的情况,如果走手术室大门出去,家属上前一围观,你一言,我一语,免不得要耽误时间。

家属不懂病情的轻重缓急,等到医生解释清楚,再获得家属的理解支持,这其中又要耽误一段时间。

如果遇到危急重症,火烧眉毛之上了,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解释,可是,不解释,家属不理解,不签字,必要的大手术大抢救工作又无法做。

做了手术救回来了人,事后补签字,家属千恩万谢,爽快异常。

但是,做了手术,依旧无力回天,事后补签字,那就是个麻烦的过程了。

而且,家属不理解,拒签,甚至态度强硬,认为就是医生做了手术才加重了病情,这个时候,想要获得签字,非常难!

危急重症的大手术,虽可以补签文件,但是,也都是视情况而定,并且补签字也具有时效性,超过时间没有得到家属的签字,就属于不经过家属同意不按规章制度进行手术的范畴了。

从前,医生们治病救人,全凭一腔热血,不管其他,先尽力救治再说。

而现在,很多时候,医生们救治病人,在救治之前,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都必须在脑子里过一遍,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们还需要先考虑“要不要救”、“能不能救”、“可不可以救”等等问题,需要先拿规章制度衡量一番,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以及患者及家属的主观意愿之下,才能履行医生治病救人的职责,否则,就是非法行医了。

赵主任和白豆蔻推着新生儿赶往新生儿科,而那名新生儿科的医生,负责与家属沟通,获得理解,获取签字。双管齐下,为的是不耽误时间,不影响新生儿后续的救治工作。

政策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懂得变通,不墨守成规,为的,不是钻漏洞、钻空子。而是,尽更大的力去救治生命,以及,更加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还有更好地履行作为医疗工作者的职责。

……

白豆蔻协助赵主任将新生儿送往新生儿科之后,因为新生儿科有专业的同事,她就回了产科完善相关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文书。

忙完手头的工作,白豆蔻又被叫去产房里协助接生。

这一夜,注定不安生……

等到忙完得以喘息,已经是下半夜三四点了,白豆蔻从产房里走出,去病区的医生办公室询问情况,得知那位孕妇进行了剖腹产后,被送往重症监护室。

急性子宫破裂加上胎盘早剥,并产后大出血,这三个危急重症,单单一个出现,就是够呛,三个加在一起,简直是凶险万分!

产科的应急小组在进行了各种应急处理措施,仍旧无法止血的情况下,只得征求家属同意之后,进行了全子宫切除手术。

全子宫切除,意味着这位妇女今后再也没有了生育能力。

这位妇女是头胎,如果她的那个低龄早产儿能顺利平安存活,那她还有一个儿子,如果……

对于可能发生的恶性事情,白豆蔻不愿继续猜测,不愿预想更多了。

也不知道她的老公有没有被救出来,如果没有,那这场火灾,对于这个家庭,真的是天大的灾难!

白豆蔻甩甩头,像是要将不好的猜测画面都甩出脑袋里。

掏出手机拨通年华的电话,一直等到标准普通话的女声提示“无人接听”,白豆蔻才挂断电话,她疲惫又低落地进了护士休息室。

身累!心更累!

白豆蔻被心中那沉重与无奈的情绪,压得喘不出气儿!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难?